關於老師的展覽受補助新聞 - 陳綺貞 Cheer Chen
By John
at 2016-08-11T02:00
at 2016-08-11T02:00
Table of Contents
為什麼一直有低能的展覽不斷的出現?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大概是從不知道哪個政府開始發展文創開始吧,台灣開始多了大
大小小的展覽,這些展覽多半都是所謂的特展,我這邊講得特展的意思就是很貴,很貴的
意思可能都是200~400不等的價格,但一般若是有關心展覽的人都幾乎在乎的是那幾間博
物館或是美術館的展覽,門票都是30~50元,就算是故宮也只要150元的門票費用,有時候
我會想到底那些特展的價值在哪裡?
還有不知道為什麼所有人都認為看展覽是一件很高級的事情,似乎所有東西只要跟展覽、
策展還有畫冊扯上邊以後東西就突然變得風尚了起來,於是真的也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
有一堆商人發現展覽其實比甚麼東西都好賺,除了門票好賺,更是要再看完展覽以後的周
邊商品區狠狠削一筆。之後就有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各式各樣的商業展覽就這樣開始了,
像是LINE的娃娃、HELLO KITTY、海賊王、金魚展覽,當然也包括今年超爛的一個伊藤潤
二展覽等等都不斷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而且品質只會不斷不斷的往下掉,根本沒有人在
乎我們的權益,只知道又多了一個拍照打卡的地方,就在我以為這股風潮將會成為另一種
流行的時候,出現了一個似乎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展覽。
陳綺貞,一個應該算是有實力的創作型歌手,支持者主要都是由文青們所組成。或許因為
支持群眾的水準很高,最近他在華山辦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展覽,據說票價也是相當不便
宜的280元,想必展覽的水準應該不錯。但事實上是這個展覽裡面滿滿的展品都是陳綺貞
個人使用過的物品,可能是老照片或是筆記等等的,也有可能是一些回憶,當然就藝術史
上來看,這些做法都不是甚麼錯的作法,硬要說的話當然也能是藝術品,但馬上的遭受質
疑的是這個展覽卻是受到了文化部800萬的補助,卻展出這樣成本的展覽,當然我覺得這
個展覽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不過我們可能要思考的事情是在這麼多奇奇怪怪的展覽之中,
到底這些展覽的目的是要賺錢,還是政府希望透過這些展覽來提高整體文化水平?
有些時候當我們去一趟華山或是松菸,我總會覺得是不是真正有內容的展覽都存活不了?
每當我去這些地方的時候,總是可以看到非常非常多的動漫展覽,並不是說動漫展覽就沒
有價值,但反過來想如果一個展覽的主要賣點是做幾個大型的公仔給大家拍拍照,或是做
一個動漫裡面的場景給大家拍拍照,再不然就是請幾個漂亮的吉祥物跟大家拍拍照,似乎
一切的構思都在希望群眾能夠跟展覽拍照,最好還能主動上傳打卡以增加知名度,是的這
就是當今的無內容展覽,或許觀眾也從來沒有想要看一些有內容的展覽。並不是說動漫展
覽就沒有價值,我記的多年前井上雄彥辦了一個浪人劍客的展覽,裡面滿滿的都是他的原
稿和大型水墨圖片,我想這樣的展覽就不會有人多說甚麼,但問題還是回到消費者上面,
消費者真的想要看到一些有價值的展覽嗎? 我其實很質疑的。
就算我們不談這些比較偏商業性質的展覽,這幾年藝術展覽的水準也是越來越差,先聊聊
台北當代吧,這裡早就已經被大量的中國藝術家給攻佔,當然我並沒有要反對中國藝術家
來台灣展覽,但是來這裡展的展品多半賣弄的就是幾套主題,無非就是反抗專制獨裁、對
於文革的省思在不然就是對於傳統文化的緬懷等等幾種老掉牙的議題,看都看到會倒胃口
了。就算拿台灣比較具備水準的北美館作品來看,最後我打算寫一篇討論北美館最近的霍
剛展覽到底有多爛,而這種爛竟然還可以被大眾所接受,或許就是因為台灣的美學教育實
在是太差了,所以台灣才會變成這樣。
商業展覽爛並不奇怪,但今天是商業展覽的爛品質已經逐漸影響到具有權威的美術單位上
面,似乎一定要搞幾個可以拍照打卡的地方出來,然後展品可以很爛很沒質感,甚至連內
涵都缺乏,反正觀眾一樣會買單,又何必那麼認真,這就是台灣的現況。我曾經很多時候
都想苦聲勸一勸朋友不要去那些擺明只想騙錢的展覽,但無奈於那些熱門的商業展覽擁有
的人氣實在太高,那怕只是把一些圖片給大圖輸出或是把公仔做得大一點,他們擁有的人
氣還是遠大於真正有水準的展覽,這或許就是屬於這個時代的無奈吧。
http://21furu.blogspot.com/2016/08/blog-post_10.html
---
看到文章標題再看到圖片其實真的會讓人生氣...
「因為如果我看過老師看過的世界、走過老師走過的路,是不是就能更靠近老師一點」
畢竟自己只能在這社會平凡的工作,但卻能聽著老師的歌而有滿滿的感動
因為老師的創作,所以想讓自己更勇敢的去努力
不過這文章確實也讓我思考了不少問題
要是當初公司不去爭取補助,是不是就不會有這麼大的爭議出現?
政府部門對於補助,是鼓勵創作?還是把商業價值翻倍?
尤其文章底下 有一則留言 對於文創有很好的解釋
「好比商人就讓人知道是商人,打著善人的名稱。居心何在?
當初文創的目的在於什麼?讓人更有知識,現在淪為一個賺錢的手法,沒有內容,空洞
乏味,讓年輕人一昧跟風,只是毫無目的比較誰擁有了最多,現在潮流在哪?最重要的
文化、傳承、知識…等,卻沒有落實到了下一代的手上。
當然我相信某部份真正在為文創背後其價值努力有所作為的大有人在,期待能影響更多
商人,一起讓台灣更好。」
--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大概是從不知道哪個政府開始發展文創開始吧,台灣開始多了大
大小小的展覽,這些展覽多半都是所謂的特展,我這邊講得特展的意思就是很貴,很貴的
意思可能都是200~400不等的價格,但一般若是有關心展覽的人都幾乎在乎的是那幾間博
物館或是美術館的展覽,門票都是30~50元,就算是故宮也只要150元的門票費用,有時候
我會想到底那些特展的價值在哪裡?
還有不知道為什麼所有人都認為看展覽是一件很高級的事情,似乎所有東西只要跟展覽、
策展還有畫冊扯上邊以後東西就突然變得風尚了起來,於是真的也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
有一堆商人發現展覽其實比甚麼東西都好賺,除了門票好賺,更是要再看完展覽以後的周
邊商品區狠狠削一筆。之後就有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各式各樣的商業展覽就這樣開始了,
像是LINE的娃娃、HELLO KITTY、海賊王、金魚展覽,當然也包括今年超爛的一個伊藤潤
二展覽等等都不斷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而且品質只會不斷不斷的往下掉,根本沒有人在
乎我們的權益,只知道又多了一個拍照打卡的地方,就在我以為這股風潮將會成為另一種
流行的時候,出現了一個似乎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展覽。
陳綺貞,一個應該算是有實力的創作型歌手,支持者主要都是由文青們所組成。或許因為
支持群眾的水準很高,最近他在華山辦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展覽,據說票價也是相當不便
宜的280元,想必展覽的水準應該不錯。但事實上是這個展覽裡面滿滿的展品都是陳綺貞
個人使用過的物品,可能是老照片或是筆記等等的,也有可能是一些回憶,當然就藝術史
上來看,這些做法都不是甚麼錯的作法,硬要說的話當然也能是藝術品,但馬上的遭受質
疑的是這個展覽卻是受到了文化部800萬的補助,卻展出這樣成本的展覽,當然我覺得這
個展覽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不過我們可能要思考的事情是在這麼多奇奇怪怪的展覽之中,
到底這些展覽的目的是要賺錢,還是政府希望透過這些展覽來提高整體文化水平?
有些時候當我們去一趟華山或是松菸,我總會覺得是不是真正有內容的展覽都存活不了?
每當我去這些地方的時候,總是可以看到非常非常多的動漫展覽,並不是說動漫展覽就沒
有價值,但反過來想如果一個展覽的主要賣點是做幾個大型的公仔給大家拍拍照,或是做
一個動漫裡面的場景給大家拍拍照,再不然就是請幾個漂亮的吉祥物跟大家拍拍照,似乎
一切的構思都在希望群眾能夠跟展覽拍照,最好還能主動上傳打卡以增加知名度,是的這
就是當今的無內容展覽,或許觀眾也從來沒有想要看一些有內容的展覽。並不是說動漫展
覽就沒有價值,我記的多年前井上雄彥辦了一個浪人劍客的展覽,裡面滿滿的都是他的原
稿和大型水墨圖片,我想這樣的展覽就不會有人多說甚麼,但問題還是回到消費者上面,
消費者真的想要看到一些有價值的展覽嗎? 我其實很質疑的。
就算我們不談這些比較偏商業性質的展覽,這幾年藝術展覽的水準也是越來越差,先聊聊
台北當代吧,這裡早就已經被大量的中國藝術家給攻佔,當然我並沒有要反對中國藝術家
來台灣展覽,但是來這裡展的展品多半賣弄的就是幾套主題,無非就是反抗專制獨裁、對
於文革的省思在不然就是對於傳統文化的緬懷等等幾種老掉牙的議題,看都看到會倒胃口
了。就算拿台灣比較具備水準的北美館作品來看,最後我打算寫一篇討論北美館最近的霍
剛展覽到底有多爛,而這種爛竟然還可以被大眾所接受,或許就是因為台灣的美學教育實
在是太差了,所以台灣才會變成這樣。
商業展覽爛並不奇怪,但今天是商業展覽的爛品質已經逐漸影響到具有權威的美術單位上
面,似乎一定要搞幾個可以拍照打卡的地方出來,然後展品可以很爛很沒質感,甚至連內
涵都缺乏,反正觀眾一樣會買單,又何必那麼認真,這就是台灣的現況。我曾經很多時候
都想苦聲勸一勸朋友不要去那些擺明只想騙錢的展覽,但無奈於那些熱門的商業展覽擁有
的人氣實在太高,那怕只是把一些圖片給大圖輸出或是把公仔做得大一點,他們擁有的人
氣還是遠大於真正有水準的展覽,這或許就是屬於這個時代的無奈吧。
http://21furu.blogspot.com/2016/08/blog-post_10.html
---
看到文章標題再看到圖片其實真的會讓人生氣...
「因為如果我看過老師看過的世界、走過老師走過的路,是不是就能更靠近老師一點」
畢竟自己只能在這社會平凡的工作,但卻能聽著老師的歌而有滿滿的感動
因為老師的創作,所以想讓自己更勇敢的去努力
不過這文章確實也讓我思考了不少問題
要是當初公司不去爭取補助,是不是就不會有這麼大的爭議出現?
政府部門對於補助,是鼓勵創作?還是把商業價值翻倍?
尤其文章底下 有一則留言 對於文創有很好的解釋
「好比商人就讓人知道是商人,打著善人的名稱。居心何在?
當初文創的目的在於什麼?讓人更有知識,現在淪為一個賺錢的手法,沒有內容,空洞
乏味,讓年輕人一昧跟風,只是毫無目的比較誰擁有了最多,現在潮流在哪?最重要的
文化、傳承、知識…等,卻沒有落實到了下一代的手上。
當然我相信某部份真正在為文創背後其價值努力有所作為的大有人在,期待能影響更多
商人,一起讓台灣更好。」
--
Tags:
歌手
All Comments
By Thomas
at 2016-08-11T23:24
at 2016-08-11T23:24
By Jack
at 2016-08-12T20:48
at 2016-08-12T20:48
By Leila
at 2016-08-13T18:12
at 2016-08-13T18:1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08-14T15:37
at 2016-08-14T15:37
By Ethan
at 2016-08-15T13:01
at 2016-08-15T13:01
By Todd Johnson
at 2016-08-16T10:25
at 2016-08-16T10:2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08-17T07:49
at 2016-08-17T07:4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6-08-18T05:13
at 2016-08-18T05:13
By Ursula
at 2016-08-19T02:38
at 2016-08-19T02:38
By Olga
at 2016-08-20T00:02
at 2016-08-20T00:02
By Charlie
at 2016-08-20T21:26
at 2016-08-20T21:26
By Frederic
at 2016-08-21T18:50
at 2016-08-21T18:50
By James
at 2016-08-22T16:15
at 2016-08-22T16:15
By Quintina
at 2016-08-23T13:39
at 2016-08-23T13:39
By Una
at 2016-08-24T11:03
at 2016-08-24T11:03
By Rebecca
at 2016-08-25T08:27
at 2016-08-25T08:27
By Frederica
at 2016-08-26T05:51
at 2016-08-26T05:51
By Mia
at 2016-08-27T03:16
at 2016-08-27T03:16
By Anonymous
at 2016-08-28T00:40
at 2016-08-28T00:40
By David
at 2016-08-28T22:04
at 2016-08-28T22:04
By Harry
at 2016-08-29T19:28
at 2016-08-29T19:28
By Aaliyah
at 2016-08-30T16:53
at 2016-08-30T16:53
By Gary
at 2016-08-31T14:17
at 2016-08-31T14:17
By Sandy
at 2016-09-01T11:41
at 2016-09-01T11:41
By Ophelia
at 2016-09-02T09:05
at 2016-09-02T09:05
By Olive
at 2016-09-03T06:29
at 2016-09-03T06:29
By Enid
at 2016-09-04T03:54
at 2016-09-04T03:54
By Candice
at 2016-09-05T01:18
at 2016-09-05T01:18
By Linda
at 2016-09-05T22:42
at 2016-09-05T22:42
By Delia
at 2016-09-06T20:06
at 2016-09-06T20:06
By Jessica
at 2016-09-07T17:30
at 2016-09-07T17:30
By Agatha
at 2016-09-08T14:55
at 2016-09-08T14:55
By Linda
at 2016-09-09T12:19
at 2016-09-09T12:19
By Sarah
at 2016-09-10T09:43
at 2016-09-10T09:43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9-11T07:07
at 2016-09-11T07:07
By George
at 2016-09-12T04:32
at 2016-09-12T04:32
By Bennie
at 2016-09-13T01:56
at 2016-09-13T01:56
By Kama
at 2016-09-13T23:20
at 2016-09-13T23:20
By Hedda
at 2016-09-14T20:44
at 2016-09-14T20:44
By Odelette
at 2016-09-15T18:08
at 2016-09-15T18:08
By James
at 2016-09-16T15:33
at 2016-09-16T15:33
By Selena
at 2016-09-17T12:57
at 2016-09-17T12:57
By Oscar
at 2016-09-18T10:21
at 2016-09-18T10:21
By Ula
at 2016-09-19T07:45
at 2016-09-19T07:45
By Brianna
at 2016-09-20T05:09
at 2016-09-20T05:09
By Valerie
at 2016-09-21T02:34
at 2016-09-21T02:34
By Blanche
at 2016-09-21T23:58
at 2016-09-21T23:58
By Andrew
at 2016-09-22T21:22
at 2016-09-22T21:22
By Adele
at 2016-09-23T18:46
at 2016-09-23T18:46
By Michael
at 2016-09-24T16:11
at 2016-09-24T16:11
By Mia
at 2016-09-25T13:35
at 2016-09-25T13:35
Related Posts
演唱會新聞數則
By Ina
at 2016-08-10T23:44
at 2016-08-10T23:44
8/10直播記者會:林志炫演唱會 ONEtake
By Poppy
at 2016-08-10T20:40
at 2016-08-10T20:40
天后慶生這樣過!阿妹神隱
By Elma
at 2016-08-10T19:13
at 2016-08-10T19:13
官網小黑板
By Emily
at 2016-08-10T13:39
at 2016-08-10T13:39
我們戰鬥吧第四期正片+花絮
By Freda
at 2016-08-10T10:18
at 2016-08-10T10:18